喝茶可以治疗和预防艾滋病吗

2019-08-05 20:01:55 来源:
分享:

艾滋病虽然不能称之为一种终末疾病,但由于抗HIV药物对器官的慢性损害、相关并发症及病毒在体内的持续存在等危害越来越严重,已使其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至今,抗HIV的药物包括:(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3)蛋白酶抑制剂;(4)其他如融合抑制剂、DC.SIGN单克隆抗体、整合酶抑制剂。临床上主张联合用药,即HAART。HAART的应用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延长了生存率,但同时因病毒变异而产生的耐药性及药物相关副作用使得此类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故此有待开发新的对HIV黏附、进入、整合、变异等均有作用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在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中,科学家发现茶对抵御艾滋病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际流行病学感染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名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艾滋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的文章指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一类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EGCG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从EGCG的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抗突变、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脂、护肝方面综述其对艾滋病的防治作用。

【一】EGCG对HIV抑制作用及对其生活周期的影响

1、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破坏病毒颗粒

2、抑制HⅣ与靶细胞融合

3、抑制HIV吸附后进人、整合及逆转录

4、抑制HIVmRNA产物形成

【二】EGCG对艾滋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是EGCG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2、诱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IFN、IL等的合成;

3、激活巨噬细胞(M币)、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

【三】EGCG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防治作用。

HIV感染临床晚期阶段即艾滋病期,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口腔念珠菌、新型隐形球菌、沙门菌、弓形虫、结核杆菌等。茶多酚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菌都有明显的抑制能力。

【四】EGCG对艾滋病机会性肿瘤的防治作用。

EGCG能直接杀灭体内外生长的肿瘤细胞,目前其机制主要有: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对致癌过程中关键酶(如抑制端粒酶、环氧酶、脂氧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脂肪酸合酶)的调控。

【五】EGCG对HAART毒副作用的防治作用。

茶多酚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且效果优于烟酸肌醇酯、吉非罗齐。在临床应用研究中,茶多酚对高脂血症及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明显作用。另外,茶多酚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HAART疗法引发的一些并发症。如HIV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病毒蛋白酶,可诱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和一些代谢副作用,如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障碍、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进而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目前有研究表明阿匹那韦、沙奎那韦、奈非那韦等药物具有更强大的破坏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超氧化阴离子产物的功能。EGCG可有效抑制这些副作用。

【六】EGCG保肝作用。

实验动物口喂0.2%绿茶多酚水溶液可明显提高解毒酶活性,可以减少各类抗艾滋病药物的毒性。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EGCG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降脂、护肝、抗衰老、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在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抑制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功效。近年来茶叶在抗HIV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其中EGCG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在药物咨询过程中很多人会问茶是否可以治疗和预防艾滋病?能不能用茶替代HAART治疗?

应当指出的是,饮绿茶不是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也不是预防艾滋病的绝对安全手段。EGCG虽然在活体上表现很高的活性,但在实验中,EGCG抑制HIV扩散所需的浓度,比人通过日常喝茶而在血液中聚积的这一物质的浓度高出数倍,且在进入人体后会很快代谢转化成其他儿茶素和代谢物。有研究表明醋酸化的EGCG稳定性及生物活性增强。大量的资料已经以确切的证据肯定了茶多酚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效,但应用于人体抗HIV及防治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利用EGCG或EGCG复方制剂治疗艾滋病是发现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的可能性新途径。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威廉姆森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显示,喝绿茶可能有助于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并有助于减缓艾滋病病毒的扩散。

然而茶的生物成分很多,很复杂,其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还远没有全面清楚地了解,所以在吃药时比较好是不宜水茶。艾滋病的治疗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规范进行。

文章来源:三门峡治疗性病好的专科医院
分享: